关于
威拉·塞卡让
植物密语者
用科技绿化未来
威拉·塞卡让不仅拥有园艺技能,还是新加坡名副其实的植物专家。
在全球范围内,塞卡让参与的园林项目面积达 3 万平方米,共计数千个项目,其中 350 个项目于新加坡进行。在新加坡打造花园城市的过程中,这位垂直园艺大师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凭借信念、坚韧和热忱,塞卡让终于成为园艺界的顶级大师,但他的成功之道来之不易。塞卡让在九个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五,家境贫寒,父亲在他五岁时因病去世,之后由母亲一手带大。
尽管最初的学校生涯非常艰辛,没有书包也没有文具,但对大自然和科学的浓厚兴趣激励塞卡让顺利读完大学。这份兴趣点燃了塞卡让毕生的热情,并成为他的事业。
他说:“大自然教会了我坚韧的价值。每当生活中遇到挑战,我总是看着植物,并想象他们的韧性,然后觉得人也可以拥有同样的韧性。”
塞卡让一直秉持的人生原则是努力就有收获以及人生无捷径可走。
他继续说道:“克服所有挑战的韧性让我变得更坚强。如果被打倒了,我会迅速站起来并继续前进。”

绿化激情
塞卡让于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创立了都市绿化公司 Greenology,其中有两年多的时间无薪水可拿。
他说:“我咬牙坚持,因为我对新加坡经济体系的韧性有信心。”
鉴于新加坡有限的土地面积和垂直的城市化景观,
塞卡让认为新加坡是开创 Greenology 的“理想之地”。“这个城市确实是垂直的,到处都是高楼大厦,因此在这样一座钢铁丛林中搞绿化确实难度不小。” 所以垂直花园尤其重要,因为它们可最大化地利用空间,以便让“大众不会有紧凑拥挤之感。”塞卡让沉吟道。
随着新加坡政府在 20 世纪 80 年代率先提出打造葱郁花园城市的计划,塞卡让就梦想着能带来变化并将本地园林业“专业化”。要实现这一点就需要从苗圃到景观技术人员再到建筑师,为整个流程中每一步建立拥有本地人才的完整供应链。
这不仅意味着要在不同教育机构开展培训计划,同时也需使用简单的方法重塑工作并为工作职能重新命名,以正确描述不同专业。
国际绿色建筑大会和新加坡园艺节等活动也有助于“发展本地园艺业并向世界展示新加坡的能力”。塞卡让个人通过这些活动与全球许多企业成功建立了合作关系,特别是来自澳大利亚和东南亚地区的企业。

面向未来的花园城市
新加坡已经制定了一项计划,于 2025 年成为“全球第一个智慧国家”。与国家愿景的匹配,塞卡让设想通过利用创新、创意和大量技术,打造一座不仅在能源方面,而室内外也有所互动交流的绿色智慧城市。
塞卡让分享道:“住在人口稠密的空间内,绿化就成了人与自然接触的最好媒介。每次去公园,都能得到心灵和精神上的慰藉。”
塞卡让解释说,随着技术的进步,室内室外的界限被打破了,在室内、家中或工作场所也能种植绿色植物,使之“成为生活体验的一部分”。
使用人工照明和传感器来测试温度、湿度和土壤 pH 值,以便进一步掌握植物的总体健康状况。而新加坡道路两旁的 200 多万棵树木 1 可用无人机进行养护。通过预测性维护,这些技术还能帮助减少绿色空间的种植成本。
塞卡让表示:“我称之为树联网。我正在开发一种绿化智慧网络,人们可通过这一网络与该网络中的绿色植物交流。”

绿化全世界
目前,塞卡让正在开发全球最大的室内农场,其中将配备机器人、传感器和自动驾驶汽车。
对于塞卡让来说,新加坡是拥有“全球最佳的绿化基础设施“之一的国家,其优势就在于新加坡的基础设施灵活、高效、适用范围广。
塞卡让表示:“我们多元化的神奇魔力是我们在新加坡立足的秘密。我们的多样性让许多不同类型、来自不同国家的人在此相聚,创造想法。每位来新加坡学习的人都能从我们的成就中学到很多东西。”
麻省理工学院的 SenseLab 和世界经济论坛出具的报告显示,新加坡在全球顶级绿化城市中排名第二,绿化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 30%。2
所以塞卡让才会说大部分国家都想复制新加坡在城市绿化方面的成功。塞卡让的梦想并不局限于这座海岛。“不只是绿化新加坡。”塞卡让说,“我还要绿化全世界。”
1https://www.straitstimes.com/singapore/environment/caring-for-2-million-trees-no-easy-feat
2https://www.weforum.org/agenda/2018/03/the-12-cities-with-the-most-trees-around-the-world